一次传统文化课,问同学:“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是什么”?回复瞬间震惊了!“可乐、雪碧、王老吉”。香蕉你个巴拉!可可与咖啡不知道就算了,茶怎么可能不知道?然而,在标准答案被广泛质疑的今天,也不好否定同学们的自主创新。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悠闲的沏茶慢饮,的确不是青年人的菜。茶难道就要输在这慢条斯理的饮用方式上吗?未来,我们真的要塑料瓶盛茶,口对口品茗吗?茶与陶瓷相守了数千年,是否也要就此别过?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的饮用方式的确曾发生过几次转变。现在流行的沏茶法及茶具,成形于十四世纪的元明时期。而在十四世纪之前我们则有着完全不同的饮茶习俗,使用着不同的陶瓷茶具。这些恐怕了解的朋友不太多。同样依照习惯,元代以前的高古陶瓷与后来的明清陶瓷,以十四世纪为界也分属两大范畴。这与十四世纪饮茶方式的转变轨迹是重合的。在当前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的时刻,一边把玩着高古陶瓷一边去体验历史上那几次茶事变迁,探寻茶文化前期形成的轨迹与内涵,颇为有趣。
有时候真羡慕古人,每天踱着方步在时光里浸润,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打盹、看天、吃茶,享受慢生活。病了也不着急,咬咬草根,煎煎树叶什么的,碰巧身体就好了。食材是没有现在丰富,所以茶起初是治病的,后来觉得味道不错又能果腹,也就成了食材。无论是治病也好,果腹也好,只要不生嚼着吃,总要用到一些器皿,于是,陶瓷有了新的用途。
那么,究竟茶在何时进入我们生活的呢?最靠谱的记载竟然来自一个八卦的故事。西汉人王褒,寓居成都寡妇杨惠家。王褒经常要杨氏亡夫的家僮做事,家僮不满,又怀疑王褒与杨氏有暧昧关系,就跑到主人墓前发牢骚。王褒得知后大怒,买下家僮。在买奴契《僮约》中开启泄愤模式,规定家僮有“武阳买茶”和“烹茶尽具”的义务,没想到这两段关于茶事的话竟然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首先,可以确定当时的四川武阳已经有了最早的茶叶贸易,川东地区因而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其次,当时的茶是烹煮来吃的,结合《广雅》中的记载可知,还要放上葱、姜等调味品,俨然是喝菜汤;再有,茶具很讲究清洁。看来,人类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不总是在轰轰烈烈中呈现,这里面也有八卦的功劳。不过,《僮约》中并没有说明这个被严格要求“尽”(清洁)的茶“具”具体是什么,而真正的物证来自浙江湖州出土的一件东汉末年青瓷印纹四系“茶”字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铭文茶具,大概用来装团茶或茶饼,在此之前的茶具就只能根据推测判断了。吃茶这件事,到了东晋还没有在北方流行开,名士王蒙身处北地,却得风气之先爱上了吃茶,每有客人来家,必招待同饮。客人招架不住,直呼遭水厄。从此吃茶还得了个“水厄”的外号。不过,在南方,吃茶不仅流行,而且已经有了专用的陶瓷茶具。
及至唐代,陆羽作《茶经》,尽管茶里还放盐,但已经不再往里加食料了,吃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喝茶,煎茶法风靡全国。2016年3月,巩义一座832年的唐墓中发掘出一个三彩煎茶俑,该墓距陆羽离世仅28年。煎茶俑头裹襥头,身着窄袖圆领衫,端坐在圆形座上,神情专注于身前的茶鍑,右手执瓢,好像随时准备分茶。此件三彩器的出土,为研究陆羽形貌和唐代茶事提供了直接依据。从这个时期的陶瓷茶具上看,茶具的分工更加专业化。甚至在一些茶注子、茶盒和碗里都标明了专门的茶坊堂号和茶器名称。此外,陆羽在《茶经》里还特别提到越窑的青瓷器最宜茶色。
宋代,人们在饮茶方式上再次调整,点茶替代煎茶成为茶事主流。所谓点茶,就是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中,调成膏状,然后冲入沸水,再用工具在碗中加以调和,茶汤之中也不再放盐,更加讲究茶的原汁原味。宋代是中国封建文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斗茶则使饮茶又增添了不少的情趣。茶事也从日常生活化的喝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品茶,茶具更加的讲究。因为斗茶的需要,福建建窑的黑釉茶盏被世人喜爱,并随点茶法一起传播到了日本。
今天,算上元明之际流行至今的沏茶法,烹煮茶、煎茶、点茶,这些古老的饮茶方式或多或少仍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绝迹,不过是主流与非主流关系罢了。人们从吃茶、喝茶到品茶,越来越精致的享受着茶带给我们的满足与喜悦。相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酒文化来说,茶似乎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同席对饮,酒虽能激情,却容易过量误事。茶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团和气,是形而下与行而上的完美结合,文明可能就是如此去化解野蛮的吧!近年来,国际艺术品市场高古陶瓷茶具的行情不断看涨,显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共通的。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痴迷于收藏,有些人痴迷于茶事,在局外人眼中或许都是疯子。而茶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陶瓷与茶的完美结合,使这种生活方式变得适中、平和、自然、融洽,有淡淡滋味,没激情刺激,耐久益生,急解焦渴。嘲笑、抛弃、欣赏、痴迷,都不会影响到茶与茶器本身的内涵。未来,茶的命运,取决于您愿意选择过怎样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