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带徒徒弟事迹材料
xx,1989年毕业于xx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首届水墨人物助教进修班进修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水墨人物、工笔人物、专业素描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担任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的指导教师,并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和艺术考察等工作。在他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个“良心活”。尤其是对美术类专业来说,体现得更为明显。他所教授的专业课,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优秀作品展示与欣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在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大部分的时间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个别辅导。平时的专业课教学,大多都是一次连上4节课,每个班20多个学生,转一圈就得需要两三个小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表现方式不同,虽然老师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表现手法,技能技法相对固定,但又不能强加于学生,故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多说一句少说一句看似无所谓,但或许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指点,就会使学生突然开窍,豁然开朗,所以每次我都宁愿多说、多指点。”“不瞒你说,现在每次上课,我都很紧张,主要是专业的相关知识更新变化太快。”从教24年来,正是怀揣一种敬畏和认真,让他时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每次上课前,不管这门课讲了多少年,讲过多少遍,他都要重新备课,整理课件,随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和作品素材。从教案的理顺到课件的制作,他都力求准备充分,更易于学生接受。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辅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注重绘画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实,他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真备好每一次课,更多地还在于他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图片展示,以引领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平时看书或参观各种画展,看到好的作品和图片我都会随手拍下来,及时整理,充实到为学生建立的资料库中。”“一心当个好老
— 1/3 1/3 —— —
师”俗语称“画无定法”,每个人的风格不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他常说:“老师教得好不好,不是谁说了算,学生绘制出好的作品,有了好的发展前途,才是真的好。”朴实的话语道出的却是深刻的真谛。李艳梅,是我校2005届毕业生,也是我校美术学专业第一届本科毕业生。2011年国家公派去日本留学,现在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产保存修复日本画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说:“在艺术的道路上,孙老师是最先领我上路的恩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大学一年级的素描课上,孙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如何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物象,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艺术地表现出来,一直到课程快要结束,我才突然领悟到艺术表现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艺术道路上最初的领悟。”之后,在艺术和创作道路上,xx的鼓励给了她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大学毕业那年,因为缺乏独立创作的信心,虽然想在材料和表现技法上进行尝试,但却犹豫不决。xx发现后,鼓励她大胆尝试。正是那次成功的尝试,让她增强了信心,同时对绘画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对绘画材料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如今在国外继续学习深造,xx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鼓励她:“在国外有限的时间里,刻苦学习,为将来无限的艺术创作和古画修复夯实基础。” 刘会,是xx带的研三学生。他对导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充满敬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导师批改论文时的认真态度。每次批改论文,导师都会用红笔把错误一一标注出来,不止是专业问题,还有很多类似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等文字表达错误。“他教给我求实谦虚地对待学习,仔细认真地对待工作,平和淡定地对待生活,让我在临近毕业的迷茫中找到了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希望,真心感谢导师对我的帮助和指点。”刘会如是说。“有问题可随时找我”提起xx老师,大家的一致评价是平易近人,责任心强。平时不善言辞的他在面对学生时却总是侃侃而谈。因而不管是学习、创作中的释疑解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琐事,大家有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有事都愿意找他商量,和他交流沟通。“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在办公室或画室找到他,周末也不例外。”学生们都这样说。一
— 2/3 —
次,张钦凯同学去开元文化市场买绘画用品,看到了一幅黄胄的画,要价虽然不是太贵,但他还是心里没底,担心上当,就随手拨打了xx的手机号。xx在电话里给他介绍了黄胄画的特点,又给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他及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有一次,张钦凯因为牙病需要拔牙,第一次不熟悉情况,花费较高,xx知道后,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个既经济实惠又效果不错的地方。现在说起这些,他还是抑制不住满心的感激和信任。在教学之余,xx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季更迭,春华秋实:2005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近5年连续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2005年9月,主持完成了“xx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艺术设计”项目的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鉴定验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2001年9月,作品《永恒的主题》获“xx省体育美展”一等奖;2004年10月,作品《情系高原》获“‘黄河龙’杯xx省中国画大展”金奖;2005年7月,作品《历史的印痕》入选“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2008年7月,作品《同撑一把伞》入选“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并入编《美术》杂志;2012年,作品《大禹治水》和与齐永新老师合作的《徐福传说》入选xx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并将于今年第十届中国艺术期间展出……一本本自编的教案,一套套自制的PPT课件,架起了师与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一幅幅画作,一帧帧图片,一句句提问,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艺术创作;一笔一划,一勾一点,一皴一染,和着他不断变换的手势、表情,满足着学生的求知渴望……24年的默默耕耘,因材施教,他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出彩”,都能成长成才,只因他始终不渝的追求——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 3/3 3/3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