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明
“双减”、幼小衔接、校园安全……几乎每个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都会成为街谈巷议的社会话题。近期,笔者在与几位中小长聊天时,明显感到他们工作的烦琐与繁重:一方面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一方面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笔者在与一些学生家长接触时,发现很多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心存感激,并且表示愿与学校密切配合,携起手来,共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是,也有一些家长认识上存在偏颇,比如:“孩子天天上学,功课学不好,就是学校的责任嘛!”“让家长管孩子,那还让孩子上学干什么?”……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归纳起来就是: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笔者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把孩子的教育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是对孩子极大地不负责。
固然,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但是,这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进入孩子内心,成为其有意无意模仿的对象。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育孩子是家庭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尽管聊城市力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去年就已全面实现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要更多考虑集体。孩子走进校园,要受纪律约束,要有集体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的个性。从这个角度看,对发展孩子个性,起着补偏救弊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心目中最温暖的港湾。期望家长们以一颗博大、深沉的爱心,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