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5届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11-06 来源:知库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精神文化生活所包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结构在共享中内化、保持与发展,是国家和民族作为共同体存在的灵魂与纽带,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人性主体意识的自然回归。

《管子·牧民》中提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论语·颜渊》中提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些古人的观念与马克思的观点殊途同归。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这一观点彰显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性。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中提出,“所谓文化,我是指一个团体为了位育处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文化只指一个团体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相当一致性的个人行为……团体中个人行为的一致性是出于他们接受相同的价值观念”。费先生所说的“位育”即为适应,位育是手段,生活是目的,而文化中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正是人类处于集体生活的凝练。费先生认为,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匮乏经济的时代,对于物质满足的追求成为第一要务,而当丰裕经济来临时,人们自然要匹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日益乏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不想被物化和异化,需要追求更为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以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由此,除了物质文明,如今的人们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给予高度的期待和孜孜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升华,现代化的本质要回归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正是在文化繁荣背景下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化和高尚化。

古希腊哲学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外来力量统治着人,人们习惯用外在需求的满足来定位个体的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在对外在的关系中逐渐趋于主体,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真实的需要和生命的灵性,希望充盈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摆脱自我物化和对物的依赖性。个体不再希望成为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愿意成为具有主动运用文化和建构文化知识的能动者,期待借助精神文化描绘和感悟生活,欣赏和创造美,赞美和推崇善,抒发和交流情感,启发和传承智慧。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整个国家从文化自主发展阶段走向文化产业形成和迅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力拓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建设,我国开始朝向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朝向文化强国迈出坚实一步,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人对文化深层次追求的主体意识的复归。新时代人们主体意识既包括思想也涵盖行动,既抽象也具体,主体意识的决定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也希望随之而来的是丰盈的精神财富,这是人作为主体价值的进一步显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须。

(摘编自管健《新时代国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向》)

材料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精神的富有,尊重人民主体,满足人民愿望,建设人民参与、由人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积蓄了丰富的物质力量,为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共同丰富的时代,而文化是促使人民精神富足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和社会习俗的总和,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内容。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各种形式与载体,对民众个体和群体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意义追求的作用,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推动精神文明、实现精神富有,一方面强调满足文化需求对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强调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滋养和增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并外化出来,表现为品格、气质乃至行为。精神力量是通过学习和修养后表现出来的正向的、积极的力量,包括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志向志气等。人民群众从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聚合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引领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支撑要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源于“需要”,需要的满足才会使人产生精神动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动力。精神领域的变革是更深层和持久的力量,精神力量的增强能够进一步调动人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保障和旨归。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过程,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需求对接、文化供给、教育引导、精神内化和实践转化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转变的基本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全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提升。

(摘编自张润枝《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精神文化生活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是共同体存在的灵魂与纽带,其包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结构在共享中得以保持和发展。

B.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下,精神和心灵已经不再被物化和异化,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发展。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从文化自主发展阶段到文化产业形成和迅速发展阶段,又开始朝着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D.新时代人们的主体意识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体现在行动上,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获得生存的物质财富和丰盈的精神财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希腊哲学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习惯用外在需求的满足来定位个体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真实的需要。

B.我国文化建设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要求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精神的富有,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C.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密切相关,它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动力,精神力量的增强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保障。

D.促进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相统一,也就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阐释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C.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质量,追求高层次文化享受。

D.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人民精神的富有”,但阐述的内容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其异同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囤粮

凌鼎年

孙山山是秀才,确切地说是落第秀才,参加过两次科考,一次恩科,都榜上无名,铩羽而归。

他自我调侃说:名字起糟了,既叫孙山山,难怪在孙山后喽。

孙山山考不上进士,仕途的路绝了,就在私塾里教书,混口饭吃。但孙山山依然读书不辍。他读的书很杂,除四书五经外,天文地理,周易八卦也读,还写得一手好字。

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乡亲们都会请他写副春联,写个福字。

明末的一个春节,乡亲们照例又请他写春联,写福字,他春联照写,福字却不肯写,只写一个“粮”字。什么意思嘛,孙秀才说:不瞒诸位乡亲,我夜观天象,日查史书,根据大明两百多年的气象、水文等资料,我料定明年必大旱,必荒年,颗粒无收是十有八九的事。当务之急是什么?是囤粮!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赶快囤粮吧,不要说,我没有提前告知……

小镇上的苏泥腿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他向来靠打短工、干零活维持温饱,有时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儿,但他从来不急,混一天是一天,还常常摆龙门阵,胡吹海吹。

他大大咧咧地上前摸摸孙秀才的额头,说:“没发烧啊,怎么净说胡话。”大家都哈哈大笑,笑得很放肆,笑得很开心。

孙秀才说:“我说的都是真的,请相信我。赶快囤粮!”

“相信,相信。相信你个鬼!”苏泥腿只拿走了春联,那个“粮”字,他不要,没拿。

那天,太阳很旺,苏泥腿在背风的南墙下,晒着太阳,很惬意地与乡亲们聊开了。他说:“你们有没有发现,孙秀才的脑子出毛病了。”

马上有人附和说:“估计是三次落榜,受刺激了,想想也挺可怜的。”

“这样下去,会不会成神经病?”有人担心。

“早晚的事。”苏泥腿非常肯定地说。

第二年,果然旱灾,连续几个月无雨,太阳热辣辣的,小湖小塘都见底了,地都裂开了。没有水,庄稼大都枯死了,摆明了颗粒无收。一受灾一歉收,粮食就紧张了,粮价就飞涨了。

开始一两月还能苦熬,但越往后,越艰难,断餐的不是一家两家,连树皮都扒光了,甚至有饿死人的了,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最惨的要数苏泥腿了,这荒年,哪家还会请短工,他饿得肚皮贴背脊,似乎只有死路一条了。

在床上挺尸般干挺的他,突然想起去年春节写春联时,孙秀才说的话。好家伙,这孙秀才竟有先见之明,悔不该嘲笑他。这时,他突然灵光一闪,孙秀才叫大家囤粮,他家应该有余粮,不,一定有。有活路了,有活路了!

苏泥腿翻身起床,出门招呼了几个饿得面黄肌瘦的混混,说:“走,去孙秀才家,只有他家囤了粮,勒令他交出来!”

一听孙秀才家还有余粮,那几个混混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冲到了孙秀才的家。孙秀才很实诚,说:“我家是有点粮,但那是囤给我一家老小度饥荒的,供不了你们一大群人吃啊。”

苏泥腿下令把孙秀才捆起来,他带头在孙秀才家里搜了起来,果然搜到一缸米、两袋谷,还有干的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等。跟着苏泥腿进去的七八个人一见有吃的,立马抢夺了起来,苏泥腿一看不好,装了一袋米,撒腿就往家中跑,也顾不得孙秀才是死是活了。

苏泥腿等一拨人搜到粮食的消息不胫而走。传来传去,传成了:孙秀才家有粮,他早早囤了大量的粮食,要想活命,找孙秀才去。

一拨接一拨的饥民往孙秀才家奔去,孙秀才依然被捆在椅子上,他再三说粮食一粒也没有了,全部被苏泥腿他们几个抢走了,但没有人信,一个也不信。

有人开始骂孙秀才,说他“狼心狗肺,想囤粮发大财!”有人揪孙秀才的头发,扯孙秀才的耳朵,逼他交代粮食到底藏在哪儿。

孙秀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他还是那句话:“粮食真的没有了,都被苏泥腿他们几个抢走了……”

有人反应过来了,大喊一声:“走,找苏泥腿去!他拿得,我们也拿得,他有份,我们也该有份!”

苏泥腿刚把饭烧好,刚端起碗来,饥民就闯进了他家,一见他在吃饭,眼都红了,仿佛喉咙里伸出手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锅里抓到一把饭就往口里塞,现场一片混乱。

……

后来、孙秀才死了,到底是饿死的,还是被折磨死的,谁也说不清。

再后来,苏泥腿也死了,到底是饿死的,还是被吓死的,还是被打死的,也说不清。

大灾过后,十室九空,夜夜新坟鬼唱歌。活下来的几家,都是听信了孙秀才的忠告,偷偷囤了粮的人家,有感于孙秀才的救命之恩,有人提议给孙秀才建个庙、竖个像,但官家没有同意,最后不了了之。孙秀才的名字与他的事迹也就慢慢消亡于岁月的风风雨雨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直接点明了主要人物,通过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孙秀才的科考经历和身份地位。

B.“相信你个鬼”“孙秀才的脑子出毛病了”体现了苏泥腿的愚昧无知和自以为是。

C.小说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描绘了大旱之严重,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旱灾过后,孙秀才的名字与他的事迹随风消散,表明孙秀才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囤粮”展开叙述,自然流畅,人物形象饱满,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B.孙秀才预测明年干旱,告知乡亲需要囤粮一事,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C.小说在塑造孙秀才的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

D.小说悲剧性结尾具有强烈的人为性因素,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善恶的深沉思考。

8.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孙秀才的人物形象。(4分)

9.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感,可以删去。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中魏征曰:“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长富贵,好尚骄逸、多不解亲君子远小人故尔。朕所有子弟欲使见前言往行,冀其以为规范。”因命征录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以赐诸王。其序曰:

始封之君,时逢草昧,见王业之艰阻,知父兄之忧勤,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或吐飧而接士。故甘忠言之逆耳,得百姓之欢心,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暨夫子孙继体,多属隆平,生自深宫之中,长居妇人之手,不以高危为忧惧、岂知稼穑之艰难?昵近小人,疏远君子,绸缪哲妇,傲狠明德,犯义悖礼,深荒无度,不遵典宪,僭差越等。恃一顾之权宠,便怀匹嫡之心;矜一事之徵劳,遂有无厌之望。弃忠贞之正路,蹈奸宄①之迷途。愎谏违卜,往而不返。虽梁孝、齐同②之勋庸,淮南、东阿之才俊,摧摩霄之逸翮,成穷辙之涸鳞,弃桓、文之大功,就梁、董之显戮。垂为炯戒,可不惜乎?

皇帝以圣哲之资,拯倾危之运,耀七德以清六合,总万国而朝百灵,怀柔四荒,亲睦九族,念华萼于《棠棣》③,寄维城于宗子。心乎爱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览哉籍,博求鉴镜,贻厥孙谋。

臣辄竭愚诚,稽诸前训。凡为藩为翰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故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然则祸福无门,吉凶由己,唯人所召,岂徒言哉!今录自古诸王行事得失,分其善恶,各为一篇,名曰《诸王善恶录》,欲使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兴亡是系,可不勉欤?

(选自《贞观政要卷第四·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有删改)

材料二: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选自《孟子·尽心下》,有删改)

[注]①奸宄(guǐ):犯法作乱之人。②梁孝、齐冏(jiǒng):梁孝即汉文帝之子梁王,齐冏即晋齐王。二人都建立过功业。③《棠棣》: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凡为藩为翰A有国有家者B其兴也必由C于积善D其亡E也F皆G在于积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序可分为书序、赠序等,文中指书序,《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是书序。

B.“矜一事之微劳”与“犹蒙矜育”(《陈情表》)中“矜”的含义不同。

C.六合,泛指天地和宇宙,文中表示国家,万国、九州、华夏等也可表示国家。

D.“不仁哉梁惠王也”与“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的句式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认为,自古以来君王能够自我保全的很少,这与他们骄傲懒惰、贪图享受有关。

B.太宗命令魏征将古代帝王子弟成功与失败的事迹编成一本书,把它赐给各个王子。

C.建国时封的王刚在位时不骄纵,但天下太平时就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轻视道德。

D.魏征认为,祸福没有定数,吉凶的关键在于自己,一个人善恶好坏是由自己造成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朕所有子弟欲使见前言往行,冀其以为规范。(4分)

(2)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或吐飧而接士。(4分)

14.材料一最后一段写了魏征编写《自古诸侯王善恶录》的目的,材料二写了孟子谴责梁惠王的内容,请分别对上述二者做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怨词二首(其一)

崔国辅①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

阿娇怨②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来传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注]①崔国辅是开元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天宝年间被贬。②《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年为胶东王时,就喜欢阿娇,曾对阿娇之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阿娇当了武帝的皇后(称陈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无子。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进献歌姬卫子夫,卫子夫得幸生子,阿娇见疏,恚愤欲死。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诗第一句中“罗衣裳”暗示了主人公宫女的身份,第二句说衣裳是“秦王在时”所作,这意味着“秦王”已故,又可见衣物不是新的。

B.崔诗第三句说罗衣曾伴随过宫女的青春时光,几多歌舞;第四句语意陡然一转,说眼前秋凉,罗衣再不能穿,久被冷落。前后情景对比鲜明。

C.崔诗中“不堪”二字语意沉痛。表面上写对罗衣的悼惜,实际上句句是宫女的自伤。“春”“秋”不只指季节气候,又暗示年华的逝去。

D.这两首诗都是闺怨诗,崔诗语言平易浅显,刘诗语言精练含蓄。两首诗都借女子的口吻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的不满与怨愤,感慨身世。

16.清代诗论家徐增认为,刘诗“言幸平阳公主家”一句中的“言”字“有无限意思烦难在”,即“言”字体现了宫女传信时复杂难言的心理状态。请结合刘诗内容对此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类似的情感。

(2)《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游子望乡,想着归乡之路绵延无尽。

(3)“明月”是常见的自然景物,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到了“明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对偶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看了这一面习惯地再去看另一面。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上句写孟浩然的青年时代,下句写他的老年时代,时间的跨度很大。而这两句诗的意象就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江东两地 ① ,诗中的意象也是靠对偶连接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这两句诗中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飞跃:一句是冬,一句是秋;一句是东南,一句是西北。因为有对偶在起连接作用,所以这两组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放在一起,并不使人感到突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上句着眼于空间的广阔,下句着眼于时间的悠长。两句的意象通过对偶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一派 ② 的秋色。可见对偶是一座连接意象的很好的桥梁,有了它,虽意象之间有跳跃,但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是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自由地在广阔的背景上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对偶便是一种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很好的方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和“这两句诗时间上的冬秋和空间上的东南西北都有一个飞跃”,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为什么原文更好?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美国新墨西哥州有片白色沙漠,它的“颜值”不同寻常。

那么,白色沙漠 ① ?日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孔维远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说,我们常见的大部分沙漠,沙子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石英,所含有的微量铁元素让大部分沙粒呈黄色。而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色沙漠,其沙粒主要成分 ② ,而是白色的石膏晶体颗粒。这是因为大约在1亿年前,该片区域被一大片咸水湖覆盖,周边山上的石膏被雨水带到了湖盆里。随着湖水逐渐干涸,大量石膏从湖水中析出,留下厚厚一层石膏晶体,长期的风化作用将透明的石膏晶体变成了无数的细小石膏颗粒,在风的作用下又堆积成白色沙丘,从而形成白色沙漠。

孔维远说,在埃及法拉夫拉沙漠也有类似的白色沙漠,它的主要成分是4000万年前海洋生物形成的碳酸钙。

除了白色、黄色, ③ 。“有些沙漠因为掺杂其他颜色的物质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孔维远解释说,沙漠里的沙子主要来自沙漠周边的岩石风化,而岩石中含有五颜六色的矿物,由于不同地区的岩石所含矿物成分不同,因此形成了世界上五颜六色的沙漠。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简要概述美国白色沙漠形成的过程,不超过9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一位打破世界纪录成绩并夺冠的运动员说:“别人越觉得我做不到,我就越要去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精神和心灵已经不再被物化和异化,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发展”错误,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日益乏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不想被物化和异化,需要追求更为富足的精神文化的浸润,以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

2.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也就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曲解文意,原文是“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过程,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材料一阐释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即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的前提下需要追求更为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A项,阐释了科技进步的作用。B项,强调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重要地位。D项,强调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的作用。只有C项符合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4.①要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精神的富有,建设人民参与、由人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③通过各种形式与载体,对民众个体和群体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意义追求的作用,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包括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志向志气等,使人民在精神层面上得到真正的富足和提升。(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二,从中找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的相关措施。首先从材料二中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相关信息,然后概括,最后分点陈述即可。

5.共同点:两则材料都认为人民精神的富有是文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都强调了精神文化对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滋养作用。(2分)

不同点:材料一侧重于从个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在精神文化追求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精神文化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分)而材料二则更多地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出发,强调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以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首先从两则材料中找到“人民精神的富有”的相关信息,然后分析这些信息有哪些观点是相同的,哪些观点是不同的,再将相同的观点归纳到一起,将不同的观点分点概括。

6.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内涵的能力。“表明孙秀才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错误,孙秀才死后,有人提议给他建个庙、竖个像,说明还是有人铭记孙秀才的,孙秀才对乡亲们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运用了语言、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错误,小说没有运用外貌、心理的描写方法。

8.①乐观开朗,随性自适。孙秀才三次落榜,在私塾里教书混口饭吃,被人嘲笑,但他并不自卑,还自我调侃,体现了孙秀才乐观开朗、随性自适的特点。②勤学苦读,知识渊博。尽管三次落榜,但孙秀才依然读书不辍,懂得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等,还准确预测出明年将要大旱。 ③热心善良,耿直单纯。孙秀才每年春节帮乡亲们写春联,写福字,又毫无戒心地告诉乡亲们明年将要大旱的消息,体现了他的热心善良、耿直单纯。(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仔细阅读小说,根据人物的言行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即可。

9.示例一:不能删去。①在结构上,最后一段交代了大灾后有人听信了孙秀才的忠告而活下来,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在人物塑造上,一些人因孙秀才的忠告而活了下来,并有感于他的救命之恩,突出了孙秀才善良无私的品质。 ③在主题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一个孙秀才的死并不能唤醒所有人,作者借孙秀才的死亡批判了人性中自私、冷漠和贪婪的一面。

示例二:可以删去。①在结构上,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主要情节依旧完整,不受影响。②在主题上,删去最后一段,仍能体现小说呼吁抵制冷漠、自私和贪婪,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的主题。 ③在表达效果上,删去最后一段大灾后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引人思考。(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有关文章结构的观点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无论回答“是”或“否”都可以,只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在分析时,考生可以从结构、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多角度思考,然后简要概括。

10.AB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凡为藩为翰,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

1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B项、C项,表述正确。B项,第一个“矜”指“夸耀、自夸”,第二个“矜”指“怜悯、同情”。D项,两句都是主谓倒装句。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但天下太平时就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轻视道德”错误,天下太平时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轻视道德的不是“建国时封的王”,而是他们的子孙。

13.(1)我想让所有的子女都能够了解古人的言行,希望他们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2)不论白天夜晚,从不懈怠政务,有的(像汉楚元王那样)设甜酒招待以求得贤士,有的(像周公那样)吐哺以招纳贤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所有子弟欲使”宾语前置,译为“想让所有的子女”;“见”译为“见识、了解”;“冀”译为“希望”。第(2)小题关键点:“匪”译为“不”;“设醴”译为“设甜酒招待”;“吐飧”译为“吐哺”。每小题关键点1分,大意1分。

14.①魏征想让太子和诸王子看到好的地方就不断地修正自己,扬名百代,永垂不朽;看到不好的地方就及时加以改正,免得造成更大的错误。(2分) ②孟子谴责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而发动战争,使百姓糜烂、子弟死伤,这是没有仁德的。(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材料的相关文字,归纳概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七年,太宗对侍中魏征说:“自古以来,君王能够自我保全的很少,这都是由于他们从小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骄傲懒惰,贪图个人享受,多数不了解亲近君子、疏远小人的道理。我想让所有的子女都能够了解古人的言行,希望他们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于是命令魏征辑录古代帝王子弟成功与失败的事迹,编成《自古诸侯王善恶录》,把它赐给各个王子。序中写道:

建国时封的王,经历乱世,知道王国创建的艰难,知道父兄为建立国家所付出的辛勤劳苦,所以即使在位时也不骄纵。不论白天夜晚,从不懈怠政务,有的(像汉楚元王那样)设甜酒招待以求得贤士,有的(像周公那样)吐哺以招纳贤士。所以他们能够听取逆耳的忠言,深得百姓的欢心。生前道德高尚,死后万古流芳。到了子孙继承王位的时候,天下太平兴盛,他们从小深居宫中,备受妇人呵护长大,顾虑不到处于高位的危险,哪里还能知道老百姓的艰难呢?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宠爱美妾,轻视道德,违背礼法,胡作非为,藐视法令,超越本分等级。倚仗皇帝的恩宠,便怀有和嫡子相比的野心;夸耀一事的细微功劳,生出无法满足的欲望。他们不遵循忠贞的正道,误入为非作歹的歧途。武断专横,违背天命,迷而不返。虽然有汉代梁孝王刘武、晋代齐王司马冏那样的功勋,有汉代淮南王刘安、曹魏东阿王曹植那样的才华,也不免摧折凌云之翅,陷入涸辙之鲋的尴尬,丢弃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丰功伟业,落得梁冀、董卓那样斩首示众的下场。成为后世的警戒,不可惜吗?

皇上以圣人般的天赋,挽救危亡,功耀千秋,廓清宇宙,统一中原,民众拥戴,安抚四方,亲睦九族,吟诵《棠棣》之诗来增进兄弟之情,把维系宗庙的责任系于子孙。爱子之情,没有一天不充满胸怀,于是命令下臣,考证历代历史记载,用来作为行为处事的标准,交与子孙。

我尽自己的愚忠,收集古代遗训。凡诸侯君王、有国有家者,他们的兴盛是从不断做善事开始的,他们的衰亡也是从不断作恶引起的。所以从中可以知道,不行善不足以成就一个人的声名,不作恶不至于让自己灭亡。可是祸与福都没有定数,一个人吉凶的关键在于自己,是自己造成的,这仅仅是空话而已吗?现在我收录自古以来诸王做事的得失情况,根据善恶不同分类,各为一篇,取名为《诸王善恶录》,是想使太子和诸王子看到好的地方就不断修正自己,可以扬名百代,永垂不朽;看到不好的地方就及时加以改正,免得造成更大的错误。跟从好的东西就能获得好的声名,改正过错就没有什么危害。这些东西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岂能不以此共勉呢?

材料二:

孟子说:“这个梁惠王真是不仁啊!有仁德的人把他对待亲爱者的行为推及他所不爱的人身上,没有仁德的人把他对待不亲爱者的行为推及他所爱的人的身上。”公孙丑问:“这话什么意思?”(孟子说:“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驱使他不亲爱的百姓去作战,使他们血肉糜烂,结果大败,准备再战,怕不能得胜,就驱使他亲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叫把他对待不亲爱者的行为推及他所爱的人的身上。”

1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两首诗都借女子的口吻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的不满与怨愤,感慨身世”错误,刘诗并没有抒发诗人被贬的不满与怨愤,而是寄予了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16.①对于宫女来说,武帝来皇后处或武帝留宿别处,都好说;武帝不来皇后处或武帝留宿卫子夫处,就不好说。不好说又不能不说,宫女因此难言。②宫女经过思考以后,决定说武帝留宿平阳公主家,而不说武帝留宿在卫子夫处。因为平阳公主是武帝的姐姐,说出来不至于过分刺痛阿娇的怨妒之心。③卫子夫因平阳公主而得幸,宫女借平阳公主的名义来传信,皇后心中已有数,即使明知宫女传信避重就轻,也不致追究宫女的责任。“言”字不仅表现了宫女的难言之苦,也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与善于转圜。(每点3分,意思答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有关古诗思想内容的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含意,再结合宫女的身份和注释的内容去思考,为什么宫女在传信时会有无限的烦恼和为难之意呢?因为身为宫女,她不得不为皇后禀报武帝的去处,可如果直接说武帝去了歌姬卫子夫处,宫女很可能会受罚,因此宫女在传信时才会感到烦恼和为难。好在宫女很机灵,她委婉地说武帝去了平阳公主处。最后概括作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3)示例一: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每空1分,若有多字、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均不给分。第(3)题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第(1)题,需关注“类似的情感”等关键信息;第(2)题,需关注“游子望乡,想着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等关键信息;第(3)题,需关注“明月”等关键信息。默写时,还要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等。

18.①相去甚远 ②无边无际(每处1分,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对偶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时间的跨度很大”的描述,再结合空缺处的语境,就可以推断应填的成语。②处,根据前文“上句着眼于空间的广阔,下句着眼于时间的悠长”的描述,再结合空缺处的语境,可以推断应填的成语。

19.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每处2分,意思修改正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一是“打乱”与“局限”搭配不当,二是“自由地”语序不当。

20.①原句由五个短句构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轻快活泼,与整个语体风格一致,而改句是长句,不如原句表达效果好。②原句是一个语意丰富的复句,且冒号后几个短句有突出强调的意味,使句子的表情达意更清楚明了,而改句是普通的陈述句,表述平淡。(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对比原句和改句,可以从句式特点的角度来分析,比如单句与复句的区别,长句与短句的区别,然后简要概括。

21.①是如何形成的 ②却不是石英 ③沙漠还有其他颜色(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①处,根据后文“孔维远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说”“从而形成白色沙漠”等信息,可以推知应填的内容。②处,根据前文“沙子最主要的矿物成分是石英”和后文“而是白色的石膏晶体颗粒”等信息,可以推知应填的内容。③处,根据前文“除了白色、黄色”和后文“形成了世界上五颜六色的沙漠”等信息,可以推知应填的内容。

22.咸水湖周边山上的石膏被雨水带到了湖盆里,(1分)湖水干涸后析出大量石膏晶体,(1分)石膏晶体在风化作用下变成了细小石膏颗粒,(1分)在风的作用下又堆积成白色沙丘,形成白色沙漠。(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定位,可知有关信息主要在材料的第二段,然后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即可。

23.【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材料解读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句俗语,这句俗语反映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经验传承的重视。前人的经验往往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然而,如果一味地依赖前人的经验,不敢突破和尝试新的可能,就容易陷入墨守成规的困境。第二部分运动员的话则突出了一种不畏惧他人看法、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发我们的潜力,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质疑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挑战并非盲目冲动,而是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知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写作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两种观点,既要看到前人经验的重要性,也要鼓励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展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以传统为基,以创新为翼。在生活中,既要尊重前人的经验,将前人的经验作为基础和指引,又要有突破传统、勇敢创新的勇气。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又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但也需要敢于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推动科学的进步。二是坚守自我,勇破成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为他人的否定和质疑所左右,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

(二)参考立意

①聆听前人言,勇闯自我路;

②循旧言稳步行,破成见勇冲锋;

③纳前人智慧,铸自我辉煌;等等。

Top